特朗普制裁普京,二级制裁剑指中印,印度已40国朋友圈预案放弃俄石油,中国能从印度“朋友圈战略”中学到什么?17日,印度石油部长普里表态说如果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受到二次制裁的影响,印度有信心能够从替代来源,满足自己的石油需求。用印度石油部长的话说:我们已将石油供应国的数量从27个增加到40个。
当特朗普对普京发出“50天停火通牒”,威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祭出“100%关税”的二级制裁大棒时,全球能源版图再次迎来震荡考验。印度石油部长哈迪普·辛格·普里7月17日的声明如同一道醒目的战略信号——印度已将其石油供应国数量从27个跃升至40个,自信地宣称即使俄油受限也能“从替代来源满足需求”。这一表态不仅展现了印度面对高压的从容,更揭示了能源安全博弈的一条核心法则:在单边制裁日益泛滥的时代,国家的“能源朋友圈”广度就是最坚固的护盾。
印度这步棋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深谋远虑的“朋友圈战略”。从27到40的增量背后,是印度在全球范围内编织的一张韧性之网。一方面,它强化了与中东传统伙伴(如沙特、阿联酋、伊拉克)的纽带,确保基本盘稳固。另一方面,印度正积极将触角伸向非洲(尼日利亚、安哥拉)、美洲(美国、加拿大、圭亚那)等新兴产油区,甚至巧妙利用“灰色渠道”维持部分俄油进口。这种布局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去中心化”——没有单一国家能扼住印度的能源命脉。当美国挥舞制裁大棒,印度庞大的“朋友圈”使其具备强大的腾挪空间与议价能力,将外部冲击转化为内部调整的契机,堪称一场“能源免疫系统”的实战升级。
展开剩余53%印度的实践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提供了极具价值的镜鉴。中国虽已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建立了庞大战略储备与多元化采购体系(如中东、俄罗斯、非洲、拉美),但在极端高压情境下的韧性仍需淬炼。印度“朋友圈战略”启示我们:广度、深度、弹性缺一不可。中国亟需进一步拓展“能源朋友圈”,尤其要加速与中亚、拉美、非洲等潜力地区的深度绑定,将能源合作嵌入更广阔的发展伙伴关系。同时,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能源贸易本币结算,构建绕开美元霸权的“金融盾牌”,与物理层面的供应多元化形成双重保障。更为关键的是,中国需要将能源转型(新能源+储能技术)提升到国家安全高度,通过降低化石能源依赖从根本上增强战略主动性。
特朗普的制裁威胁与印度的从容回应,共同指向一个更宏大的时代命题:当单边制裁日益沦为地缘政治工具,全球能源秩序正经历深刻解构与重组。印度的“40国朋友圈”已生动证明,通过扩大合作网络、增强系统韧性,国家完全有能力抵御单边主义的寒流。对中国而言,强化“朋友圈战略”、加速人民币结算体系、拥抱能源革命,是构建“制裁免疫力”的关键支柱。
历史反复证明,能源自主权从不会在施舍中获得,而是在战略远见与开放合作中锻造。当美国试图用制裁锁链束缚他国能源选择时,一个更为多极、互联、韧性的全球能源新生态正加速形成——它将由谁主导?又将如何改写未来的权力平衡?答案,或许就藏在新兴国家每一次拓展的“朋友圈”与每一次坚定的自主选择之中。
发布于:天津市什么是场外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