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1、麻黄汤加防风、白芷加减——风寒感冒颗粒(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桂枝汤——桂枝颗粒(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恶风)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3、大青龙汤——桂黄清热颗粒(发汗解表、清热除烦。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寒、身痛无汗等症状,以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风寒表实证兼有郁热者)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4、麻杏石甘汤(剂量调整)——麻杏止咳糖浆(止咳,祛痰,平喘。用于支气管炎咳嗽及喘息)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5、葛根汤——葛根汤颗粒(发汗解表,升津舒经。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痒,咯痰稀白,无汗,头痛身疼,项背强急不舒,苔薄白或薄白润,脉浮或浮紧)
6、小青龙汤——小青龙颗粒(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苦杏仁——桂龙咳喘宁胶囊(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等病症)
8、小柴胡汤——小柴胡颗粒(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9、大柴胡汤——大柴胡颗粒(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用于因少阳不和、肝胆湿热所致的右上腹隐痛或胀满不适、口苦、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10、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苓桂咳喘宁胶囊(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症见咳嗽痰多,喘息胸闷气短等)
11、桔梗汤(甘草桔梗汤)加玄参、麦冬——玄麦甘桔颗粒(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12、 白虎汤加板蓝根、连翘等——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
13、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感冒疏风片(辛温解表,宣肺和中。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14、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片(解肌、清热、止泻,适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等症状)
15、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加减——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症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
16、麻杏石甘汤加减——止嗽立效丸(止嗽、定喘、祛痰,适用于风热咳嗽及喘急气促)
17、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等症)
18、 银翘散(时方)——银翘解毒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丸(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肢体酸痛等症)
20、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丸(补气散寒,健胃和中。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恶寒腹痛,身体虚弱等症)
21、小建中汤——小建中胶囊(温中祛寒,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心悸)
22、乌梅丸——乌梅丸(缓肝调中,清上温下。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23、大黄蛰虫丸——大黄蛰虫丸(活血破瘀,通经消症瘕。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症瘕、闭经,盆腔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不孕症,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24、当归芍药散加柴胡——归芍调经片(疏肝理脾,调经止带。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月经量少、后错,小腹疼痛,带下色黄量多)
25、五苓散——五苓胶囊(肉桂)/五苓片(桂枝)(温阳化气、利湿行水,适用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临床表现为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等症状)
26、平胃散+五苓散+木香、砂仁——香砂胃苓丸(祛湿运脾,行气和胃。用于水湿内停之呕吐,泻泄,浮肿,眩晕,小便不利等症)
27、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便溏等症状)
28、理中汤加肉桂、附子——桂附理中丸(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参桂理中丸(温中散寒,祛湿定痛。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
29、四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胃立康片(健胃和中,顺气化滞。用于消化不良,倒饱嘈杂,呕吐胀满,肠鸣泻下)
3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宁神灵颗粒(舒肝开郁、镇惊安神,用于头昏头痛、心烦易怒、心悸不宁、胸闷少气、惊厥抽搐、少寐多梦等症)
31、半夏厚朴汤加青黛、浙贝母——金嗓利咽丸(疏肝理气,化痰利咽。用于痰湿内阻、肝郁气滞所致的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声音嘶哑等症)
32、温经汤——温经养血合剂(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用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引起的月经不调,少腹冷痛,痛经)/参桂调经丸(温经活血。用于月经不调,经前后虚冷腹痛,月经过多等症)
33、炙甘草汤——炙甘草合剂(益气滋阴、通阴复脉,用于气虚血少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养心定悸胶囊(养血益气、定悸安神,适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盗汗等症状)
34、酸枣仁汤——酸枣仁合剂/糖浆(清热泄火,养血安神。用于虚烦不眠,心悸不宁,头目眩晕)
35、甘麦大枣汤——夜宁颗粒(安神,养心。用于神经衰弱,头昏失眠,血虚多梦)
36、黄连阿胶汤——坤泰胶囊(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用于绝经前后阴虚火旺证候,如潮热面红、盗汗、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等症)
37、四逆散加香附、延胡索(变方)——气滞胃痛颗粒(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38、四逆散——四逆散(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用于阳郁厥逆证,症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症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胃不和者)
39、茵陈蒿汤加减——茵栀黄颗粒(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助于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I型))
40、薯蓣丸加牛黄、羚羊角等——牛黄清心丸(清热解毒,开窍安神。用于温邪内陷,热入心包,痰涎壅塞,烦热神昏,谵语抽搐)
41、麻子仁丸(润下剂)——麻仁丸/软胶囊(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42、胶艾汤加阿胶、艾叶、杜仲等——暖宫孕子丸(滋阴养血、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血虚气滞引起的月经不调、腰酸疼痛、经水不调、赤白带下、子宫寒冷及久不受孕等症)
43、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一清颗粒(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功效,用于火毒血热所致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及咽炎、扁桃体炎等症状)
44、黄芪桂枝五物汤加葛根、川芎——芪葛颗粒(温经活血,疏风散寒,宣痹通络。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引起的颈项强痛、肩背疼痛、颈项活动不利、肢体麻木、畏寒肢冷、四肢拘急,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45、柴胡桂枝汤——桂芍镇痫片(调和营卫、清利肝胆,主治各种发作类型的癫痫)
46、黄芪建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蒲公英等——参芪健胃颗粒(温中健脾,理气和胃。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脘胀痛,痞闷不适,喜热喜按,嗳气呃逆等症)
47、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当归芍药散——康妇炎胶囊(清热解毒,化瘀行滞,除湿止带。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带下量多,月经量少、后错,痛经)
48、桂枝加芍药汤去姜枣,加良姜、柴胡、黄连——胃炎康胶囊(舒肝和胃,缓急止痛。用于胃脘疼痛,呕恶泛酸、烧灼不适等症,以及慢性胃炎有以上症状者)
49、温经汤加减——调经丸(温经散寒,调经止痛。用于气血凝滞,胞宫寒冷,症见少腹冷痛,喜暖喜按,得热痛减,月经量少,夹有血块等)
50、四逆散合小柴胡汤化裁——达立通颗粒(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等)
温馨提示:因个人体质及病情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特殊情况请遵医嘱!文中提到方剂、中成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秋日生活打卡季##健康##养生##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什么是场外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